|
|

这所农村校,走出全国攀岩冠军-乐鱼电竞

作者:欧媚 彭诗韵 陈有利 发布时间:2023.11.13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一个高标准的攀岩馆、一支国家少年攀岩集训队、两名全国冠亚军,一所农村中学在学青会上大放光彩。

11月8日—11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攀岩比赛在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攀岩馆进行。不仅比赛在这所农村学校举行,而且女子随机速度项目的冠亚军李彦郯和马雪莹都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被悬崖峭壁环绕的农村中学,在探索着攀岩特色的体教融合之路;生于群山崖壁之间的少年,用攀岩攀向更广阔的世界。

从没想过放弃

“我的目标是进入前三,比着比着就第一了。”拿到金牌,李彦郯有些意外,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大赛,而且比赛项目还不是自己主攻的攀石和难度攀岩。

今年学青会攀岩比赛设立了随机速度项目,与标准速度相比,随机速度的赛道是全新的,具有更多偶然性。选手只有两次机会熟悉赛道,要在短时间内迅速确定、调整攀爬动作,考验的是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和基本功。

起步、猛蹬、狠抓,选择最佳路径扶摇直上……预赛中李彦郯越战越勇,闯进决赛。在决赛中,她以10秒91的成绩战胜了最大对手、夺冠热门马雪莹。马雪莹今年刚从古零镇初级中学毕业,两个女孩既是队友也是校友,最终一起站上领奖台,包揽女子随机速度项目冠亚军。

这次学青会攀岩项目的比赛场地,就是李彦郯平时训练的场地,真正家门口的比赛却让李彦郯最开始有些紧张。“后来我调整心态,把比赛当训练,把对手当队友。”李彦郯说。

站在领奖台上的李彦郯笑容自信大方,6年前,她还是一个怯生生站在攀岩馆里看别人攀爬的9岁小女孩。

2017年,古零镇初中组建攀岩队。“我看他们爬的时候挺好玩的,我也想爬。”李彦郯家就在古零镇初中对面,还在读小学的她每天都跑去攀岩馆看别人训练,腼腆的她就默默站在那儿看,不敢提要求。

国家少年攀岩集训队(马山组)教练何琪发现这个小姑娘每天都来,就让她过来试试,“发现还挺有天赋”。就这样,李彦郯开始接触攀岩。

训练很辛苦,白天上课,晚上训练,寒暑假不间断。有一次,她扭伤了脚,仍然坚持单脚训练。“从没想过要放弃。”李彦郯说。

12岁入选国家少年集训队(马山组),13岁成为集训队种子选手,2022年夺得广西壮族自治区运动会女子难度攀岩冠军,再到如今获得全国学青会冠军,李彦郯一步步走向更高的竞技赛场。

攀岩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本着为奥运会锻炼、储备人才的目的,学青会攀岩项目选手年龄限定在12—15岁,12岁选手在4年后正好可以参加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资格赛。

“我现在希望能和国内更强的对手比拼,然后代表祖国参加奥运会。”李彦郯说,不过当下最要紧的任务是补上之前落下的文化课学习。

体教融合协奏曲

走进古零镇初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馒头山”,高、陡,学校就在山脚下。

马山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这里悬崖峭壁林立,非常适合开展自然岩壁攀岩运动。2017年,马山县政府联合中国登山协会、国家体育总局等多方力量开始大力推进攀岩等山地户外运动发展,一方面打造攀岩特色小镇,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攀岩进校园”,普及攀岩运动。

马山县目前建设了23所攀岩特色校,有小学、初中、高中,覆盖全部11个乡镇,每所攀岩特色校建有岩壁,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攀岩课,组建攀岩队。一边是教室里的琅琅书声,一边是攀岩赛场上激动的呐喊声,两种声音交会成一首体教融合的协奏曲。

古零镇初中是第一批攀岩特色学校。2018年,毕业于广西科技大学、练攀岩的何琪来到古零镇初中组建学校攀岩队并担任教练。

“攀岩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综合考验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判断能力等。”何琪介绍,除了需要力量、平衡、柔韧等身体素质外,攀岩也需要观察和思考,选择什么路线和姿势能爬得更快、更高。

古零镇初中的运动会加入了攀岩项目,师生一起比赛。校长玉电林也去,感受是“就像跑了一万米”,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教化学的他还总结出攀岩“就像做题一样,先要观察线路,这叫审题,然后开始攀爬,这叫解题”。

在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副秘书长余建新看来,练攀岩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很强。“因为攀岩绝大多数时候是要面对失败的,掉落,攀爬,再掉落,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如何面对失败,鼓起勇气重新开始。”余建新认为,这种精神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古零镇初中全部学生一周有一节攀岩课,教授攀岩知识和基础技能,很受学生欢迎。“面向全体学生的攀岩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对攀岩的兴趣,培养一项体育爱好,同时也能从中发现攀岩苗子。”何琪说。

何琪是攀岩队教练,也是学校的体育教师,除了攀岩课,他还要上其他体育课。非体育教育专业的何琪,一开始不知道该如何给学生上课,他就拿个本子蹲在一边,看其他体育老师怎么上课,也在网上找视频,向别的优秀教师学习。篮球、乒乓球、绣球等体育项目都是自己先练熟了再教给学生。

攀岩队抓训练,也抓文化课。参赛间隙,教练们督促学生上网课、看书、写作业。如果班主任反映学生学习成绩出现明显退步,教练会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就连李彦郯,如果学习退步了,也要被教练批评。

“优秀的学生应该全面发展,文化课的学习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不能以训练、比赛的名义放弃学业。”何琪说,攀岩队也有学生单凭文化课成绩考上高中的,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学习不好才练攀岩”。

榜样的力量

古零镇初中攀岩队目前有50名队员,其中初中生20名,小学生30名。30名小学生来自旁边的镇中心小学,就像李彦郯、马雪莹一样,因为“喜欢、好玩”,加入了攀岩队。

不过,等学青会忙完,教练们还要对他们进行一次全面考察,选出那些思想品德好、有天赋、意志坚定、能吃苦的孩子。

与学青会其他项目不同的是,攀岩项目搭建了直播棚,一些本地人在棚里看比赛直播。在现场,也能看到一些学生家长在加油呐喊。

何琪还记得刚开始组建攀岩队的艰难。“最难的是说服学生家长,家长一方面担心安全,另一方面担心孩子练了攀岩没有出路。”

随着攀岩课在学校的全面开展,攀岩的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攀岩赛事来到这个小镇,攀岩队也走出马山县,到全国各地拿奖。

变化慢慢出现。

外乡人何琪走在街上,大家都知道他是“教攀岩的老师”。他时不时被学生家长叫住,“何老师,我孩子能进攀岩队吗?”“何教练,您看我家孩子适合攀岩吗?”哪家孩子拿了奖牌,哪家孩子凭攀岩上了大学,都成为小镇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校长玉电林表示,从学校走出去的第一批攀岩队队员,不少已经通过攀岩特长考上了大学,极大地激励了在校学生和家长。

何琪介绍,有不少家庭几个孩子都在攀岩队。冠军李彦郯的弟弟刚上初一,也是攀岩队的队员,亚军马雪莹的姐姐是第一批攀岩队队员,曾入选国家攀岩集训队,现在已经考上大学。而他们都曾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

李彦郯夺得全国冠军的消息让整个学校沉浸在一种兴奋当中,她成了同学们身边“追的星”。

古零镇初中八年级学生黄海珍和同学们一起见证了李彦郯站在领奖台上的光荣时刻。“我也要像她那样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为学校争光,将来为国争光。”黄海珍说。

首届学青会攀岩比赛结束了,攀岩少年们的梦想还在继续,接下来,他们将备战两年后的全运会。生在群山间,攀在崖壁上,一块块攀岩石,为攀岩少年们铺出一条通往未来的人生之路。(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欧媚 彭诗韵 见习记者 陈有利)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